我覺得每個人內心都想著把自己家裝修得『獨特』一點,只是大部分人由于預算有限,就只能妥協先滿足實用,但也不是完全放棄『個性』,總是會想在能力范圍內裝修出一些亮點。
有錢人就直接去追求整體風格上的與眾不同了,比如『侘寂』風格,預算有限的話,可以在裝修局部做一些『不同』的嘗試。同樣是鋪瓷磚,有的家里效果出群,有的『相貌平平』,還有的變成了全屋槽點。除了選磚之外,鋪貼和排磚也能影響效果。
01 小眾瓷磚
所謂與眾不同,就是用的人少,小眾。但用得人少就意味著賣家也少,比較難找。
瓷磚從規格上就可以區別開來,常見的都是60*60、80*80、30*60等尺寸,而如今小白磚、地鐵磚、六角磚也逐漸變得常見。有一些更小眾的瓷磚選擇。
▲ 水磨石磚,這兩年又流行起來
▲ 小規格六邊形馬賽克磚
▲ 箭頭形瓷磚
▲ 魚鱗形馬賽克瓷磚
這種小眾異形的瓷磚其實還有很多,個人覺得小面積局部使用還是可以的,有特色,但問題肯定也是有的,比如市場上不好找(網上有),多數是小品牌可能尺寸大小做的誤差明顯會造成鋪貼困難,另外由于形狀不規則,收口問題也要提前考慮。
02 小規格磚
這十年來,國內家裝界流行的風格就是北歐和美式,廚衛中小規格瓷磚其實挺流行的,比如常見的地鐵磚、小白磚。
▲ 小規格的磚,鋪貼人工費明顯就比大尺寸的瓷磚要貴,因為同樣面積工人鋪貼花費的時間會更長
▲ 目前流行的3種小規格磚,一種是六邊形磚,一種是地鐵磚(面包磚)還有一種就是方形小白磚
▲ 小磚如果按面積算購買成本可能也不算太貴,但是人工費貴,再加上美縫成本也貴,算下來可能其他費用比買磚的費用貴得多
03 人字鋪等
▲ 地板有人字鋪、魚骨拼,瓷磚界其實也有
▲ 你可以想象一下,面包磚本身是小尺寸小規格的瓷磚,再加上人字鋪,如果是大城市的話,我都不敢問人工費
▲ 當然每個人審美不同,有些人覺得很好看又復古,有些人還接受不了面包磚、小白磚,覺得倒退到了上世紀
小規格和特殊鋪貼,除了排磚提前設計之外,做預算的時候一定要考慮人工費、美縫費用等,買磚一時爽,鋪貼兩行淚。
看來看去,想要與眾不同的感覺,除了審美之外,總結起來就2個字:砸錢!